国产正银“上位”:技术、成本双发力




    j6国际





    服务热线

    075528132388

    中文EN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国产正银“上位” :技术 、成本双发力

    2017-04-05

      

    :(记者 陈艳清)在太阳能电池的表面制备电极引出电流是太阳能发电的关键环节之一。据了解 ,目前业内的常用方式即在太阳能电池片的两面印刷浆料做成电极,其中一种是用于太阳能电池背面的铝或铝+银电极;另一种是用于太阳能电池受光面(正面)的银电极。

    是太阳能电池的关键材料,会直接影响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正银在电池成本中约占12%-15%,导电浆用量约为背银的3倍 ,如果以产值估算,正银导电浆产值可达背银的8至10倍 。因此正银一直是企业的决战场 。

    受技术垄断,国产正银在很长一段时间处于艰难破局阶段,直到2016年有所进展 。在迈向国产化的过程中,正银企业既要与深耕大陆市场多年的国外一线品牌竞争,又要面对“平价上网”的挑战,双重压力之下,企业如何求生?

    国产正银“上位”

    正银是需求导向性行业 ,随着太阳能电池行业的发展而发展。按照50GW/年电池产量计算 ,我国每年约需要正银1500吨 ,背银375吨,背铝17500吨 ,浆料市场规模将达110亿 。

    然而,在我国光伏行业发展的十几年中,正银一直被杜邦、三星、硕禾等巨头垄断。据统计,这些巨头合计占据了正银市场近90%的份额 。

    随着国产浆料的发展和技术进步,以及受到光伏“双反”政策影响 ,国内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考虑成本、质量等综合性因素 ,逐渐开始使用国产正面导电银浆,为国产正面导电银浆提供了发展的契机。

    2016年,国内出现了多家正银生产厂家 ,堪称国产正银的始发元年。据亚化咨询统计,2016年国产正银企业国内市场份额达20%。国产正银凭借技术上的突破和成本优势,在2017年将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加快正银国产化进程。

    破除信任危机

    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正银一直被国外所垄断 ,导致很多国内电池片厂家对国产正银持怀疑态度,不放心将所有的产线都交给国内正银生产厂家。

    要破除用户的信任危机,增强国产正银的话语权,产品是关键。在新材料董事长李德林博士看来,要想提供与境外企业同等性能或者更优质的产品,需要有强大的研发实力、掌握核心技术 。

    据了解 ,正银最核心的技术是玻璃粉和有机载体,而当前国内许多正银企业缺乏核心技术 ,从境外购买关键原材料——玻璃粉 、有机载体,其技术升级和用户差异化定制受到限制,不能保证产品可持续改进发展 。

    李德林介绍,j6国际的核心团队成员来自美国硅谷,掌握着玻璃粉和有机载体的研发和生产技术,具有同时进行3条玻璃粉技术线路和3条有机载体技术线路研发的能力,可不断满足客户需求,推出更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这是j6国际的核心竞争力。

    在产能上,j6国际目前已经具有了年产400吨的生产能力,厂房和测试设备满足至年产1000吨的要求,具备根据市场需求随时扩产的能力。

    降本增效的关键点

    光伏银浆是光伏电池的关键原材料 ,对提高电池转换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测算 ,如果转化率提高0.05%-0.10% ,每公斤银浆生产的电池片总功率大约提高113W-226W。

    目前太阳能市场上P型电池片虽然仍是主流产品,但是其光电转换率的提升空间接近临近值,为进一步提升P型片的光电转换率,需要正银产品的性能不断提高,要求正银的开发技术不断提升。

    此外,一些电池片厂家不断拓展自身技术 ,开发出其他的高效电池片,如N型电池片、PERC电池 、异质结电池与N型双面电池等 。亚化咨询认为 ,PERC技术与N型高效晶硅电池技术是最具工业化潜力的效率提升手段,将在相当长时间内共存于市场。这些技术对浆料提出了更高的性能要求,正银企业需要不断开发适应新型电池片的高效浆料  。

    李德林介绍 ,j6国际在高效浆料上早有布局 ,已经推出了单晶浆料、Perc浆料、N型浆料,并进行了新一代的研发和中试工作。j6国际HIT银浆已得到了客户的认可,全新一代HIT浆料也即将推出市场 。


    导电浆料是除了硅材料之外影响光伏电池成本最重要的材料,约占电池片非硅成本的50-60%。近年来,随着硅材料成本的不断下降 ,金属化在光伏电池制造成本中的比例不断凸显 。

    受技术提升和激烈市场竞争的影响 ,单个电池片浆料用量持续减少 ,和硅片的价格下降推动了电池成本降低。

    李德林指出,光伏银浆属于精细化工产品,每一种原材料都有其特殊性和高要求,对于成本影响最大的部分是原材料。今后光伏银浆的成本下降技术路线有三种:第一,原材料从进口材料逐渐走向混合材料,最终转换到材料国产化 。目前国产材料的综合性能略逊于进口材料,但是随之原材料供应商技术的升级和浆料厂家的进一步研发 ,终究为成为一种趋势 。

    第二 ,提升银浆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提高产品生产效率,减少次品率和损耗 ,降低其他运营成本 ,进一步降低产品成本。

    第三,通过技术升级,减少每个电池片银浆的使用量,同时保证产品质量。

    李德林强调,“j6国际需要清醒的认识到,银浆成本的下降,必须以保证性能为前提,不能无限制的降低成本。”

    服务热线:

    075528132388

    地址: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清祥路1号宝能科技产业园9栋B座5楼

    备案号:粤ICP备12017104号-1

     

    版权所有 :j6国际新材料 Copyright 2017 www.ina-kid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粤ICP备12017104号-1





    XML地图